醬香文化
貴州食品安全誠信建設示范企業
中國行業引領品牌證書
茅臺鎮,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下轄鎮,是中國醬酒圣地,域內白酒業興盛,集長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體,被譽為"中國第一酒鎮"。憑借特殊的自然環境、獨特的釀酒工藝、悠久的歷史文化,形成了茅臺鎮醬香酒特定的文化載體。也形成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酒文化,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驕傲、自豪。
(一)特殊神秘的自然環境
茅臺鎮位于仁懷市城西13公里處的赤水河東岸,地處赤水河谷地帶,地勢低凹。茅臺鎮的地層由沉積巖組成,為紫紅色礫巖、細砂巖夾紅色含礫土巖。這種土壤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,酸堿適度。土壤中礫石和沙質土體含量高,滲水性很好,地下水、地表水通過紅壤層時,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被溶解,經過層層滲透過濾,形成清洌泉水。
氣候冬暖、夏熱、少雨,年均17.4℃,夏季最高溫度達40℃,炎熱季節達半年之久。炎熱、少風、高溫,使微生物群在此因而易于生長而不易被刮去,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,大量參與茅臺酒的釀造過程。被譽為釀造美酒的“風水寶地”,實踐證明,離開了茅臺鎮,就產不出茅臺酒。
酒魁酒業
(二)獨特的釀酒工藝
在中國數千年的釀造史上,茅臺鎮醬香型白酒工藝復雜,尤其是茅臺酒獨具一格的釀造工藝最為復雜,可以從“1”到“10”來總結:一年一個生產周期;兩次投 料和兩種發酵;三種典型體和“三高”工藝(茅臺酒擁有醇甜、窖底、醬香三種主體香和高溫制曲、高溫堆積、高溫接酒等獨特傳統工藝);四十天制曲發酵;五月 端午制曲;六個月存曲;七次取酒;八次加曲、堆積、入池發酵;九次蒸煮;十種獨特工藝(高溫制曲、高溫堆積、高溫接酒、輪次多、用糧多、用曲多、出酒率 低、糖化率低、窖藏陳釀、精心勾兌)。
總的來說,釀造的基本工藝特點為:“12987” 釀造端工藝,即端午制曲、重陽下沙、1 年生產周期、2 次投料、9 次蒸煮、8 次發酵、7 次取酒。采取與自然變化相吻合的季節性生產,在耗時一年的生產周期中釀制的酒漿,正好吸收了春夏秋冬天地之精華靈氣。
(三)悠久的歷史文化
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,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,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。其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據著政治、經濟、文化領域的重要地位。它屬于物質生活的一部分,又融入人們的精神生活,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,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。
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,因此一切政治、經濟活動都以農業發展為立足點,而中國的酒,絕大多數都是以糧食釀造的,酒緊緊依附著農業,成為農業經濟的一部分,可以說酒和酒文化的發展傳承,是中國社會形態發展的一個縮影。在中國的釀酒史上,真正完整用食糧經制曲釀造的白酒始于唐宋。而赤水河畔茅臺一帶所產的大曲醬香酒,就已經成為朝廷貢品。在開國大典前夜,茅臺酒就進了中南海懷仁堂,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們以此互為敬賀。
醬香酒不單給人以美的享受,而且給人以美的啟示與力的鼓舞;每一種醬香酒的發展,都包容勞動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奮斗,英勇獻身,因此醬香酒精神與民族自豪息息相通,與大無畏氣概緊密相接。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酒魂!
以上三個關鍵因素,形成了茅臺鎮醬香酒特定的文化載體,而博大精深的醬酒文化精髓,是醬香酒生產、銷售、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。其文化品性、哲學思維主要體現在忠孝節義四個字上。家國譽,誠于國事;謂之忠。兒遂母愿,殷勤于家;謂之孝。不羨繁華,不易其地;謂之節。護身健體,不傷飲者;謂之義。忠孝節義四全,或謂醬酒文化。
看似簡單的一杯酒,內有乾坤,每一滴都凝聚了匠人們的技藝和專注。精心、耐心、靜心做酒,方能把酒的醇香濃厚釀造入酒中,一釀一品間,體現的是醬香酒的獨有韻味和匠人們的精神修養。
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酒魁酒業有限公司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——茅臺鎮,成立于1999年,公司主營貴州茅臺鎮醬香酒的生產和銷售, 主要產品有宗旨、酒魁夢、漢赤河、愉品宴、德韻、國香館、定制酒等...
Copyright © 2022 貴州省仁懷市酒魁酒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 ALL RIGHTS RESERVED | SEO標簽 黔ICP備2021004310號-1 貴公網安備 52038202001141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貴陽